后半夜失眠多由昼夜节律紊乱、压力激素波动、环境干扰、饮食刺激或潜在疾病引起,调整作息、改善睡眠环境、控制咖啡因摄入可有效缓解。
生物钟受褪黑素分泌影响,长期熬夜或跨时区旅行会导致峰值延迟。建议固定起床时间,早晨接触阳光30分钟,睡前2小时避免蓝光设备。
2、皮质醇升高:凌晨3-5点是压力激素分泌高峰,焦虑人群易清醒。练习4-7-8呼吸法吸气4秒-屏息7秒-呼气8秒,白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降低应激水平。
3、环境干扰:凌晨噪音、光线或温度变化可能中断睡眠。使用遮光窗帘保持室温18-22℃,白噪音机掩盖突发声响,选择记忆棉枕头减少翻身频率。
4、饮食刺激:晚餐摄入酒精、辛辣或高糖食物会延长消化时间。睡前3小时禁食,可饮用温牛奶或小米粥,避免饮用超过200ml液体以防夜尿。
5、疾病因素:甲状腺功能亢进、胃食管反流或不安腿综合征可能导致早醒。持续两周以上需排查甲功五项、24小时pH监测,药物可选PPI抑制剂、多巴胺激动剂。
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,尝试瑜伽猫牛式放松脊柱。增加镁元素摄入如香蕉、深绿色蔬菜,晚餐补充色氨酸含量高的豆腐或坚果。床垫硬度以侧卧时脊柱呈直线为宜,每周晒洗寝具减少螨虫干扰。长期失眠建议记录睡眠日志,包含入睡时间、觉醒次数及日间精神状态,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