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白天嗜睡多数属于生理性现象,可能与睡眠不足、昼夜节律紊乱、营养缺乏、心理压力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。
1、睡眠不足: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,每日需要8-10小时睡眠。长期熬夜学习、使用电子设备会导致睡眠债积累,白天出现补偿性困倦。建议固定就寝时间,睡前1小时避免蓝光刺激。
2、昼夜节律紊乱:青春期褪黑素分泌延迟会自然推后入睡时间,但学校作息要求导致睡眠剥夺。表现为周末补觉、晨起困难。可通过早晨光照暴露、晚间限制咖啡因逐步调整生物钟。
3、营养缺乏:铁元素不足会影响氧气运输,导致疲劳嗜睡;维生素D缺乏与日间疲倦相关。建议增加红肉、深绿色蔬菜摄入,适当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。
4、心理压力:学业负担或社交焦虑可能引发心理性嗜睡,这是逃避压力的防御机制。伴随注意力涣散、情绪低落等症状。正念训练、规律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。
5、甲状腺功能减退:甲减会导致代谢率降低,出现持续疲倦、怕冷、体重增加等症状。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,左甲状腺素钠是常用替代治疗药物。
改善青少年日间嗜睡需综合干预:保证卧室黑暗安静,睡前2小时避免高糖饮食;课间进行5分钟肢体拉伸,午餐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;若调整生活方式2周无改善,或伴随体重骤变、心悸等症状,建议内分泌科就诊排查病理性因素。家长应避免简单归因为懒惰,需关注孩子的睡眠日志与情绪变化。